王维的送别诗通用9篇

2023-10-06 18:36:59

送别是指送远行的人启程,跟他告别,表达了对彼此的分开依依不舍的之情。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王维的送别诗》,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王维的送别诗 篇一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诗 篇二

王维送别诗

作品介绍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52首。

原文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作者: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①“山中”二字全诗原元,据宋蜀本等补。题下全诗校云:“一作送友。”

②明年:全诗校:“一作年年。”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浅论王维送别诗 篇三

浅论王维送别诗

王维所作的送别诗不乏粲然可观之作,有的已成为历代传诵的不朽之作。

王维是唐代的四大诗人之一。由于他在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方面取得了高度成就,被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人们谈论起王维,也往往首先想起他的山水田园诗。这自然是不错的。然而,王维的诗歌创作取材相当宽泛,他所作的送别诗也不乏粲然可观之作。

王维现存的送别诗,约70首,占现存王维诗歌的七分之一强。就体裁言,既有五、七言古体诗,又有五、七言近体诗。古体诗中,还有骚体诗;近体诗中,既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还有五言长律,可谓琳琅满目,众体皆备。其中的佳制如《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山中送别》等,已成为历代传诵的不朽之作。

王维的一些送别诗所以会千载宣传,具有活泼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作品里灌注了诗人对于亲朋友侣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并且这种友爱之情是人们所普遍具有的,它通过自然平易的语言传达出来,极易诱引读者进入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情感氛围,唤醒读者心中曾经有过的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产生回环往复、难以止息的感情波澜。就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来说,全诗不过四句二十八字,前两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写送别地点的自然景况;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是饯别时的劝酒之辞,似乎在内容、章法上都不见得有格外出众之处。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钟爱始终没有衰减呢?个中原因说来也不复杂,就是因为此诗用极其本色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人们在与友人临歧洒别时所常见的。情景(当然,地点不一定在“渭城”)特别是后两句的劝酒之辞,更是明白如话,有着高度的普遍性和概括力。大凡具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谁不会在与亲友的饯别酒席上说出类似的话语、表达类似的情感呢?因此,这首送别诗的巨大而持久的魅力,不在于它的艺术技巧是如何高超,而是取决于它在情感传达方面的高度真实性和典型性。

《山中送别》诗的情况也是这样。其诗曰:“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前两句叙写诗人送别友人后掩门独居,内心的寂寞已不言自明;后两句刻画心理活动。从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看,与《送元二使安西》大不同,但在表达与友人的真挚情感方面却完全一致。友人刚刚送走,却又企盼着他能及时归来。不重感情、不惜友谊的人会滋生这样的念头吗。而盼望亲朋友好常相会的念头,对于珍重友情的人来说,确会时常发生。

一般说来,送别诗以抒写情怀为主,但唐人作诗长于借景言情,故在送别诗中常有景物描写方面的内容。王维作为描摹山水自然的高手,更喜在送别诗中插入一些景物描写,这样一方面扩大了诗歌的审美内涵,一方面也有利子更艺术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其《送友人归山歌》(首其二)曰:

山中人兮欲归,云冥冥兮雨霏霏;水惊波兮翠营靡,白鹭忽兮翻飞。君不可兮褰褰衣!山万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树吨暧兮氛氲,猿不见兮空闻。忽山西兮夕阳,见东皋兮远村;平芜绿兮千里,眇惆帐兮思君。

诗人的朋友原在山中隐居,现又要返回山林,故王维作诗送之。全诗十三句,除三句(一、五、十三句)事、抒情外,其余十句都用来描绘自然景象,先写云暗雨骤、草靡鹭飞的雨景,劝友人不要急于回去;次写友人走后,诗人目送友人,遥望前方所见到的远山层叠、天地混沌诸种景况,通过这一系列的写景状物,诗人对于友人的无限关切、眷恋之情被烘染得淋漓尽致。有必要指出的是,王维送别诗里的一些写景佳句,即使与那些专事描摹自然景致的诗歌相比也毫不逊色,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邢桂州》)“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送邱为往唐州》)“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母潜落第还乡》)“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人凭藉他对自然美所特有的敏锐精微的感受和高度精湛的语言技巧,准确。细腻、生动地描画了不同区域的各具特色的山水自然风光,呈现-出浑融悠远的意境和咀嚼不尽的韵味。

王维在送别诗中插入一些写景片断,注意处理好景与情、景与事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和谐自然的统一,从而使作品更富艺术魅力。《送梓州李使君》诗共八句,前四句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作“半”),树杪百重泉”,描绘了:悬想中的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在绵延起伏的万壑千山里,到处都是参天入云的大树,杜鹃鸟的啼鸣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一夜透雨之后,山间平添了无数道飞泉,远远望去,如同悬挂在树梢头上。这四句诗景象奇丽,境界阔大,气韵生动,生机勃勃,虽然没有直接的赞语,但诗人对蜀地风光的欣羡心情已隐隐露出。用这样的笔调写景,既切合蜀地实情,又完全吻合诗人对李使君赴任梓州的祝贺之意,劝勉之情。可以设想,假如诗人用灰暗、阴冷的笔触去写巴蜀的恶山脸水,那就无异是给赴任者兜头二瓢冷水,与作诗劝勉的初衷大相悖背了。

王维的送别诗在运思谋篇方面富有变化,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三个特点。试以四首送人赴边诗为例说明之。《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地点的自然景况,后两句抒写自己对于友人的依恋不舍的深情,别无他意。《送韦评事》曰:“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撇开自己不提,纯是写赴边者的复杂心绪:既想建功立业,又不免怀乡思归。:《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前四句展现绝域之地的荒凉景象,接着援引历史故事以壮赴边者的胆气,最后勉励他大展身手,宣威域外,不让异族统治者生觊觎中原之心。全诗没有正面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但诗人韵关切、激励之意已蕴含其中。《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先述出征的季节,次写行军的情景,结尾四句赞扬其奋不顾身的报国热忱和立功绝域的壮志。全诗洋溢着昂扬、壮美的豪气和激情,全无一点悲切、凄凉和缠绵。与上述三诗在内容、章法、格调上都有不同。所以王维的送别诗虽然数量很多,同一类型的送别诗为数也不少,但读来面目各异,很少有雷同的。

此外,王维作诗还能注意灵巧自如地运用典故以表情达意。如《临高台送黎拾遗》诗,暗用了王粲《登楼赋》里结尾一段的意象;《山中送别》诗的后两句,系翻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萎”句意;《送邢桂州》的尾联“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用后汉合浦太守孟尝“合浦珠还”的典故,十分切合被送者的身份和前往地点(唐之桂州,即汉之合浦)。

王维的送别诗颇多佳构,但也不是篇篇皆好,有的不够精炼,有的议论偏多,有的说些官场应酬之语,陷入俗套,少数诗还有意象、语汇重复的毛病。私自认为,在对王维的送别诗作较多肯定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它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必要的。

送沈子福之江东 篇四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的送别诗 篇五

【送别/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 篇六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王维送别诗拼音 篇七

王维送别诗拼音

送别古诗王维带拼音版,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一起学习一下送别古诗王维带拼音版,送别古诗王维翻译,以及送别古诗王维赏析吧!

王维送别诗拼音

sòng bié

送别

wáng wéi

王维

shān zhōng xiāng sòng bà , rì mù yǎn chái fēi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chūn cǎo nián nián lǜ , wáng sūn guī bù guī 。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古诗王维翻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全文赏析

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该首诗与其他的送别诗有所不同:第一,一着笔,就开始对读者道出了离别相送。没有其他送别诗的那样缠绵惆怅,没有送行时的话别场面和惜别情怀,仅仅以一个看似毫无着墨的“罢”字简单带过,为后面的“归不归”做铺垫。第二,时间跨度大,从相送到送罢,诗人跨越了一段时间直接写入日暮时分,诗人在这段时间离别情怀剪去,给读者留下淡然的印象,也与后面的。“归不归”形成更长的时间段。

众所周知,但凡对送别有所经历的人,都会觉得送别后的当天会有离别的惆怅之情,难以得到排遣、释怀。就连平时经常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都会让人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而诗人正是如此,他之所以将与送别毫无联系的‘掩柴扉’的行为相联系,就是为了突出平时天天重复的“掩柴扉”与往日不同的韵味,从而寓离别于行为中,将寂寞惆怅之情显现出来。

第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从屈大夫的辞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中化用而来的。这里的王孙是指贵族的子孙,也指前来送别的挚友。诗句的大意是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浮云般的游子啊你是否能够归来?诗人以“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本应在离别时提出的,可诗人却在友人离去已久才涌上心头,成了一个没有问出口的自问句。至此,诗人在友人刚离别,就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还中,才将送别后的内心情感加以表露,说明了诗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别所带来不舍、惆怅、思念所笼罩。这正是王维的诗蕴,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善于从生活中拾取平淡无奇的素材,运用自然无雕琢的语言,彰显深厚诚挚的感情。

王维的'送别诗 篇八

《送李员外贤郎》

唐·王维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王维的送别诗 篇九

《送张五归山》

唐·王维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9篇《王维的送别诗》,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王维的送别诗】相关文章

王维的送别诗通用10篇05-16

王维的送别诗都有哪些?【通用4篇】05-13

王维送别诗【优秀10篇】04-29

王维的送别诗有哪些呢最新7篇02-16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试卷反思怎么写【优秀7篇】10-05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优秀10篇10-09

180 14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