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 (菁选【通用4篇】

2023-07-25 08:36:24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 (菁选》,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观沧海赏析 篇一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二

观沧海

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观沧海》一诗。

赏析

赏析此诗,笔者认为,可按照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抒发什么”的赏析思路进行赏析。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向东登上碣石山,以便来把沧海观。”这两句点出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远非后来赤壁败战,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以下六句实写观海之所见,此时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美好。“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何:何其,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耸立。竦,同“耸”,高。峙:立。萧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洪:大。意思是“海水荡漾多么辽阔,山岛耸立于水的中间。树木葱葱遍地生,百草繁密又茂盛。阵阵秋风瑟瑟响,激起大海滔天浪。”沧海之景,在曹操看来,是多么的辽阔、壮丽啊!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伏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则是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能远征到此,“临”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非胜利者莫能为之也。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词很好的体现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习和借鉴。

注释 篇三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 虎知道 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四

观沧海全文(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全文翻译(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观沧海字词句解释(意思):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

15、甚:极点。

16、至:非常。

17、咏志:即表达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9、咏:歌吟。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 (菁选》,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 (菁选】相关文章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注解优秀7篇11-03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优秀4篇】11-03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8篇)11-02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注解【优秀8篇】09-25

《观沧海》原文及注释译文【优秀7篇】08-23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精选7篇)08-15

观沧海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7篇)07-22

观沧海原文翻译赏析拼音版【最新10篇】02-04

观沧海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10篇02-04

《观沧海》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9篇】10-05

180 11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