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优秀3篇

2023-05-02 06:04:14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应用就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牵制;制约;激励与约束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急需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两个概念。目前,企业虽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预防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的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输出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次序混乱。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政府宏观控制措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

(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经营较差的企业,都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其主要根源在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严重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疏于防范,有章不循。所以,很难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调整内部机构等,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所以,根据经营管理范围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来调整和拓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只有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提高其效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内部相互制约的原则

内部相互牵制是指在各岗位问建立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在进行有关责任分配时,单独的一个人或部门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尽量由不同部门处理,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发挥其客观、公正的作用。

(二)完整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完整性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应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另外,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成本效益观念与务实原则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不用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应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减少过繁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使内部控制制度简化且高效率;内部会计控制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

(四)动态反馈和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的会计机构要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同时,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和发展,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相对稳定,为了既要符合现时需要,又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应力和活力,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预见性。

三、完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重新审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内控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会计机制,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根据企业经营范同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其效能,因此,要真正地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这样的认识融人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减少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有利于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权责、科学管理;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制衡、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内控效果。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

(二)重构企业内部会汁控制制度

当前,很多企业都是跨越式发展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的内容被赋予新的涵义,反映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内容更加丰富,控制难度相应加大。这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关制度的内部牵制和制约,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就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惩处办法,强化内部稽核检查机制,统一思想,增强企业内控的自觉性。

(三)更新成本费用的控制观念

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多少的关键,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必然要考虑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应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要在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此,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费用控制的新观念,要考虑如何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诸如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等等。新经济时代,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控制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充分发挥价值流程中生产者与其他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成本控制日的,实现战略成本的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根本途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价值流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型,抓住重点制定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包括确定目标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预算单元进行分解,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进一步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身“体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促进成本不断降低,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信用管理,构建和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应尽快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资信管理和信用分析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授信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真正使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通过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会计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控制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大大提高。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系统管理体制和程序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应以制度为准绳制定详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操作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从而确保蕴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思想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进行。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所以,应进行定期评审,对计算机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估,检查其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根据评审的情况,及时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确保信息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输出输入、文件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在传统的控制观念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五)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孤立地被理解成一些程序和过程,而是包括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把预算编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组织约束,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力度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保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的约束力量。同时,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损失、责任进行追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内控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公司效益不受损失。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来实现的,使每个群体或个人行为均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避免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如委派“财务总监制”,体现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通过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

(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人的价值管理来开展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通过优化企业控制环境,培养职责权限,划分责任中心,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处罚,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应注意责任的考核民主化和问题处理的人性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企业内每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人是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载体,企业内部各层面的人均应参与内控体系的活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就是人的活动,是由人来进行并受人的因素影响,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组织内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快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确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诚信立人的意识,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它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完善自我等活动,不断促进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只有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股东的利益;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的利益;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 篇二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分析了造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提出了强化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9-0011-03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上,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尽管控制目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仍是处于核心地位,把企业的财务监控目标作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益监控体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

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争论很多,对内部会计控制到底是什么也有种种议论。有的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控制或内部会计监督;有的人则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单位内部制订出来的一些与财务会计有关的文件、制度 ;还有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内部责任控制等等。本文认为:首先,内部会计控制不等于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但毕竟无法代替内部控制的全部。内部控制的范围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西方控制理论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内部会计控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内部会计监督。前者包括控制政策、标准或程序的建立、施行、信息收集、考核、分析、奖惩和矫正,以及控制环境的营造和保护等;后者主要是对既有政策、标准、程序执行过程的监控和信息反馈。显然内部会计控制包容内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部分。再次,内部会计控制实际上是在一定控制环境中,由内部控制人(不仅仅局限于财会人员)依据一定的理念和一定的程序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环节进行监管的过程。其含义十分丰富:第一,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为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保护财产,检查会计数据的正确、可靠,提高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而实施;第二,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它随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第三,它不是“死”的文件、制度和规定,也不是某个事件(如成本控制、资产安全性控制等)或某种状况,而是交织和融合于单位多项经济活动中的一连串行动;第四,它是一个充分体现人及人所具有的精神层面的事物,如管理风格、管理哲学、管理意识、企业文化、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等的控制过程。因此,正确理解把握上述含义,对于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一)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不一,一部分对建立企业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有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有的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监督等;甚至有些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已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二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处,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三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有些企业甚至仍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致使损失相当严重。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有的企业虽然也没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没有完全制度化;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奖惩有度的奖惩制度。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另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多数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监事会形同虚设;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企业甚至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四)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有的单位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各职能部门私设“小金库”,现金坐支现象普遍,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些单位会计人员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会计信息严重失实;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有的企业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控难逃其咎。   三、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法规建设刚刚启动,还未完成一系列切实可行、高效有力的规范配套体系,许多企业领导只重视生产经营,忽略管理,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多余的羁绊,热衷个人权力威信,任意逾越制度约束,企业的重大决策、举措都由企业主要领导人说了算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内部会计控制固有的局限

(1)成本限制。在设计、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时,管理当局必然要考虑有适当的成本投入,所以制度本身不可能完美无缺。

(2)人为错误。即使是设计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可能是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如对方发票总金额计算错误未被发现,发货视为索要提货单、签发支票时未审查支付用途等等。

(3)串通舞弊。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串通而失效。如执行不相容职务的会计和出纳相互勾结,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串通,使内部会计控制丧失防止发现错误与舞弊的能力。

(4)管理越权。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可能置内部会计规章于不顾,凌驾于内部会计控制之上。

(5)制度不适。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当经营环境或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旧的制度不再适用,而新的制度尚未建立,这时内部会计控制被削弱或失效。

(三)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关系模糊

长时间来,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作是控制职能,还有认为只有控制没有监督。控制常是事后补救为主的控制,而无事前、事中的相关控制;审计也是事后突击审计,而缺乏常规审计与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审计。由此形成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等同的理解。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只有监督而没有控制,或只有控制而没有监督的状况。事实上削弱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以及二者的统一和制约关系,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四)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与监督流于形式

有的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其执行、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甚至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本身不符合要求。有些单位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不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不明确。该设置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置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有的企业虽也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没有制度化;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制度。

(五)对会计人员缺乏培养和教育

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培养教育方面还不很重视。在管理方式上,由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用人政策未完全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招聘、考核制度;在管理对象上,片面强调对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未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对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规范,会计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

四、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在内部会计控制中,控制环境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又是控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人既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客体。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一是要严把用人关,对重要岗位人员的配备和管理人员的选用,应全面考察其德、能、才、绩等综合素质;二是要多层次、多方位加强岗位和在职员工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遵纪守法,精通业务;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约机制;四是对有些重要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制度,以便互相牵制、相互监督。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应该以《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本行业或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大致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制约机制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做好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措施,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根据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较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企业的业务规程、要求和职责,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在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内部会计控制的制约机制。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二是要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约制度。三是要严格考核与奖惩机制。根据企业情况,建立考核内容及评价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制约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受检者。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具有监督的日常性与全过程的特点,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并收到实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应该由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和社会外部监督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是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应当在制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评价管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在开展企业审计业务时,应着重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现在的制度,指出管理的漏洞,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经济警察”的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对于公司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核心,是联系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不对称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责任上的不对等性,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组织机构的设计不仅受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等的制约,而且还与各企业管理当局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和管理理念有关。现代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其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经理层的经营管理绩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既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又能使其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才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三是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企业员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同的部门与岗位,其考核的内容及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般要按照经理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分别设计。尤其是对经理层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六)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的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其行为主体全是人(这里所指的人是指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搞好。具体地讲,除领导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第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之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要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性错误。

参考文献:

[1]戴国俊。试论内部会计控制[J]。事业财会。2008(2)。

[2]高林萍 齐泽明。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12(10)。

[3]连翠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会计之友[J]。2012(12)。

[4]魏哲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初探[J]。财会研究。2009(11)。

[5]徐玉德。谈内部会计控制构建[J]。审计理论与实践。2010(12)。

内部控制论文 篇三

关注和支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既是内部审计的职责,也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抓住该契机,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升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层次。要加快内部审计职能从传统的查错纠弊向促进改善管理转变,深入业务和管理过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进行调查、测试以及评价。

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期准备

1.1理论学习是做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提: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较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前,应认真学习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等文件,将其作为判断和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规范和有效的依据和标准。同时,通过阅读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或书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1.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广。要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操作手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规范的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内容和各业务循环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控制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除了制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外,还需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测试模板》。《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的范围、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措施及报告途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需确定内部控制测试的技术和缺陷标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工作范围、测试方法、缺陷评价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方法等。《业务流程测试模板》需在对业务风险描述、现有控制描述的基础上制订需测试的步骤、应抽取的样本及样本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评价和缺陷的分类。《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和《业务流程测试模板》三者结合,可使企业的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强调的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涵盖范围应当全面,具体来说,是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和事项。

2.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评价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着眼于风险,突出重点。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审计方案、分配审计资源的的过程中,一要坚持风险导向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高风险领域和风险点:二要坚持重点突出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重要的业务事项和关键的控制环节以及重要的业务单位。

2.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只有在审计工作方案制订、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性,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在实务中,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会影响客观性原则:

(1)内部控制设计部门与审计部门不独立;

(2)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依靠印象等因素主观评价:

(3)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

(4)审计人员与内部控制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不能确定最佳的检查评价范围和重点,测试样本选择不合适,等等。

3.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3.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制订审计实施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主要业务模式、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下属企业或投资项目等情况。通过观察作业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了解内部控制的总体环境、各业务循环和管理环节所采取的控制程序与措施。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或修改审计实施方案。

3.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功能性评价和健全性评价,如果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正常,可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检查的依据。

3.3实施符合性测试。深入企业各业务环节,检查各项制度和流程的设计情况和执行效果。

3.4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审计人员对检查到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总结,与国家和主管部门制订的评价标准、规范制度相对照,再结合自己的审计经验验,判断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5提交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包括审计评价、存在的缺陷及整改建议等。审计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执行有效的,应给予肯定:对存缺陷的,应与相关部门或人员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年末,审计部门根据控制缺陷及整改结果,编制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报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4.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方法

4.1个别访谈法。个别访谈法主要用于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访谈前应根据审计需要形成访谈提纲,访访谈中应撰写访谈纪要,记录访谈的内容。对于同一问题,应注意不同人员的解释是否相同。

4.2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应尽量扩大对象范围,包括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题目尽量尽量简单易答,如答案尽量为“是”、“不是”,“有”、“没有”等。

4.3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是指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选取一笔交易作为样本,追踪该交易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其他经营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即该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以此了解控制程序设计的有效性,并识别出关键控制。

4.4抽样法。抽样法分为随机抽样和其他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按随机原则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其他抽样是指人工任意选取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使用抽样法时,一要注意样本库要包含符合测试要求的所有样本,二要确定选取的样本应充分适当。

4.5实地检查法。实地检查法是指使用统一的测试工作表,与实际的业务、财单证进行核对的方法,如实地盘点存货法。

4.6专题讨论法。专题讨论法是指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如对于涉及财务、业务、信息技术方面的控制缺陷,就需要召开专题讨论会议,综合各部门的意见,确定整改方案。

4.7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关注点的方法。可以将企业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异常的区间。

此外,还可以使用观察、重新执行等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检查方法。

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较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这并不代表内部控制审计不重要,相反,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内控审计制度,探索科学的内控审计方法,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论文范文精选10篇01-02

内部控制论文精选3篇10-27

内部控制毕业论文【优秀3篇】07-09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通用6篇】06-18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通用9篇)04-2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优秀10篇)04-19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180 7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