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班会(精选4篇)

2023-03-28 11:41:46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清明节主题班会》,可以帮助到您,就是虎知道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清明节主题班会 篇一

【目的意义】

通过此次清明节学校主题班队活动课,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活动时间】

清明节。

【活动地点】

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录音带数盒。

(2)历史知识问答题题签。

(3)布置会场。

(4)邀请校领导。

【活动程序】

放《红梅赞》歌曲录音带,在《红梅赞》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宣布《烈火中永生》主题班会开始。

甲:《红梅赞》这首许多中国人并不陌生的歌曲,影响了几代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而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中华儿女。

乙: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激励过亿万中国人,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开创新中国的业绩。

甲:红岩英魂不散,红岩英烈永垂不朽!

乙:"从来壮烈不贪生,为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音乐止。)

甲:请看舞蹈表演《在狱中》。

(5名同学上场表演"绣红旗"其中1名同学扮演江姐,4名同学扮演狱中难友。)

乙:听,难友们在控诉的暴行。

甲:听,难友们在畅想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

乙:(激动地声音响亮而高亢地)中国革命就要胜利了!

甲:(声音低沉而悲愤地)然而,1949年11月27日的那一天。

乙:黑松林在诉说。

甲:黑松林在控诉。

合:黑松林在呐喊。

甲:反动派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数的英烈倒在了枪弹下,倒在烈火中,倒在血泊里。

乙:"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

甲:这是血与泪的诓歌,这是信念与意志的磨炼。这是生与死的选择。

乙:他们没有死,他们用信念与意志赢得了新中国,他们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由2名同学讲述革命历史故事,略。)

甲:革命英烈,那永不消逝的英魂,激励了无数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也使我们新一代青年,领略了生命的真谛。

乙:不管是强音还是颤音都是后人前行的号角。

甲:有人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乙:是万世留名?还是自生自灭?

甲:有人说烈士们生得伟大。

乙:也有人在抉择但他们死得并不划算。

甲:不,先烈们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革命故,两者皆可抛。"

乙:他们懂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内涵。

甲:他们追求:"失败膏黄士,成功济苍生"的人生意义。

乙:死,并不是烈士们惟一的选择,生存,对先烈们未必不是一种选择。然而,在光明与黑暗,在自由与专制的搏击中,需要勇士的冲锋,需要战士的流血,需要英雄的献身。

甲:于是,先烈们发出了:"今虽自缚非吾愿,碧血丹心换中华!"的呼声。

(同学分别讲述红岩故事《狱中斗争》;《小萝卜头》;《杨虎城将军的故事》《两口活棺材》《血染白公馆,火烧渣滓洞》等,一名同学讲述1949年11月27日《血腥大屠杀》史实。(略。)

乙:当敌人对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大肆屠杀时,也正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的时候。

甲:当天安门前的礼炮震撼天地时,歌乐山仰天长啸,悲声壮绝。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200多位革命志士恨饮枪弹,倒在了黎明前夜。

乙;红岩精神,它给予中华儿女们以巨大的力量和博大的胸怀。

甲:中华儿女们也必然义无反顾地用血与汗去谱写新中国的历史。

乙:这种精神深沉地延续了50年之后,在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手中将进人一个崭新的高度。

甲:20世纪是一个苦难的世纪,一切人类的苦难,都创造了历史上空前残酷而惨痛的最高纪录。

乙: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旧的死亡,新的生长。在这个世纪,人类为了拯救自己,反抗强权,反抗暴力,处处表现了最英勇,最刚毅的精神!

(历史知识竞赛,红岩史实抽签问答。略。)

甲:在革命斗争的战场中,革命者以自己的血与肉无情地嘲笑了敌人的疯狂和愚蠢,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果敢的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个巨大而崇高的形象。

乙:"为了免除中华民族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烈士们的雄心壮志,猛烈地撞击了历史的回音壁。从此,悲壮的交响乐留下了高昂的乐声,为光辉的主题演奏了高昂的历史旋律。

(放《我的祖国》录音磁带。)

甲:找们是新中国的青少年,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吮吸着爱的雨露、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而你知道小萝卜头的童年吗?请看小品《我和小萝卜头》(内容略)。

乙:血肉亲情,人人拥有。谁人无骨肉,谁人无父母,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思念

亲人之情不比别人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真挚的心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请听配乐诗

朗诵《献给母亲》(略)。

甲: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是红岩英烈们高度追求的真谛。

乙:歌乐山的英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高亢的生命壮歌。

甲: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着追求的高度概括。

乙: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报告。

甲: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乙: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甲:请记住:1949年11月27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乙:旧中国的统治者,在覆灭前的疯狂屠杀,只是给自己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敲进了一根永远拔不掉的铁钉!

合:人民英雄却在"烈火中永生"!

(最后全班同学合唱《歌唱祖国》,唱歌完毕,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活动提示】

(1)准备故事时,注意和本活动贴近。

(2)会前审查好舞蹈和小品。

(3)竞赛题、问答题题签要分别装在信封口袋或塑料口袋里,以免弄混。

(4)竞赛时要分成几个小组。

(5)班会结束后,建议每个同学写一份书面感想,出一次墙报《继承先烈遗志,争做"四有"新人》。

最新清明节主题班会 篇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文明祭祀”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二、介绍清明节。

1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

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三、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四、总结

在今天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清明节主题班会 篇三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对我国的清明传统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加强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二、活动准备:

清明节的有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2、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3、清明节的古老风俗

(1)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2)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4)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5)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清明节除了这些古老风俗外,它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扫墓。关于扫墓,你知道多少?

让学生回忆以前跟长辈去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说说扫墓的经过。扫墓,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但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加强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对古诗吟诵有兴趣,尝试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挂图、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师: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2、幼儿讨论交流。

3、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都要干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时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写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个老人就是行人,这个小孩是牧童,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行人在清明节向牧童问路的情节,这首古诗说的也就是这个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地跟读。

4、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边进行指导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次朗诵诗歌1-2遍。

(四)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回家可以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和邻居的小伙伴分享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清明节主题班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

【清明节主题班会】相关文章

清明节主题班会【6篇】04-07

清明主题班会(优秀6篇)05-18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简报【优秀8篇】05-15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优秀5篇05-15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优秀5篇】05-15

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7篇05-14

清明主题班会优秀7篇05-02

清明节主题班会【最新5篇】04-05

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7篇)03-22

清明节主题班会(6篇)02-10

180 6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