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主题活动方案(优秀8篇)

2024-02-29 07:02:36

大家都知道,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腊八节,这是一个人们比较看重的传统节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壶知道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腊八节主题活动方案(优秀8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节历史记载 篇一

古印度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明代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清代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

腊八节的由来 篇二

腊八节由来传说一

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节由来传说二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由来传说三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由来传说四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腊八节由来传说五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由来传说六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腊八活动简报 篇三

1月17日是传统的腊八节,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爱心送粥·青暖中原”公益行动在全省18个城市同时启动。安阳市义工联也加入了安阳市团市委组织的腊八节爱心送粥活动,时间为上午8-10点。

安阳市义工联腊八节送粥分别在火车站和沃尔玛广场设置了两个送粥点,作为火车站的活动领队我于早上7点20分就来到火车站前广场上,义工张强已在等候,随后其他参加活动的义工也都陆陆续续到齐,另一领队贺俊平负责签到、发放义工服,等送粥、碗和棚等食材物品的车辆一来,让男性义工搭建送粥棚、悬挂统一制作的横幅,义工张冉带人到附近一家宾馆借调桌子。在此期间好多市民就迫不及待想要领粥了,我们抓紧安排布置,张冉负责安排现场奉粥人员,段慧君负责拍照,贾建功、谭锰、张强、负责维持秩序,让领粥的人们排队、有序领取。8点不到奉粥开始,领粥队伍中大多是老人、环卫工人、过往的旅客和出租车司机,现场人声鼎沸,义工们忙得热火朝天,但是忙而不乱。

一会儿张国军从单位下夜班赶到,八点多义工联会长、副会长、人力资源部谷煜、摄影王维加也都赶来指导,张国军提醒别忘了给公交车司机送粥,我及时安排人员给每辆进场的司机、以及车站工作人员、垃圾中转站工人这些无论严寒酷暑都在一线辛苦工作的人们奉上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感动得他们一个劲儿的说谢谢。奉粥现场感人细节更是接连不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带着小孙女感动地对义工同志们说道:“你们的腊八粥真好喝,孩子喝完一碗还想喝,平时在家可是从没喝过这么多!太谢谢你们了!”;另一位老大爷“称这粥真好喝”还问地点在哪儿,回头再去买去(还以为我们是哪个饭店、食堂的呢),路过的市民们也纷纷叫好,向义工们的做法表示敬意!。

天气虽然寒冷,但现场上义工们那在寒风中忙忙碌碌的红红的身影,像一团团跳动的、暖暖的`火苗,温暖着每一位匆匆的`旅客、每一位兢兢业业的司机、每一位披星戴月为了让城市更整洁的环卫工人以及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车站工作者。十点不到爱心粥就发放完成,今年的腊八节发放爱心粥约有近千碗。奉粥结束领队贺俊平带领一部分义工到附近一宾馆内清洗保温桶,剩下的义工整理物品、清理现场。

这次活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活动策划者和深夜熬粥的义工们,他们熬好粥后又到奉粥现场一直忙碌到结束。

什么是腊八节 篇四

我国的腊八节在北方过得较多,腊八节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该节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是民间的小节日,在腊八节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是传统春节的组成部分,而腊八节标志着整个辞旧迎新活动的开始。民间有这样一句话,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是过完腊八节就要过春节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一些年货,有些人在外地都赶回了老家,准备迎新年。在大部分地区,腊八节这一天要喝腊八粥,不过,有些地区在腊八节这一天吃冰,据说这一天吃了冰一年都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节日:汉族 篇五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汉族的节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豆腐 篇六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地区汉族民间的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而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为“腊八豆腐”。

麦仁饭 篇七

腊八豆是湖南汉族传统小吃,属腊八节节日食俗,距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民间大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初八遮天开始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腊八豆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腊八节的风俗 篇八

1、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

2、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3、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在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

6、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7、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腊八节主题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腊八节活动方案【优秀7篇】03-29

2022七一建党节主题党日活动方案(最新810-02

义诊宣传活动方案(6篇)10-28

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方案(优秀9篇)10-05

机关单位38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优秀5篇10-11

高中生 志愿 活动方案【优秀6篇】11-22

卫浴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优秀3篇)09-20

颁奖典礼活动策划书(精选10篇)09-19

建言献策活动方案优秀5篇11-03

银行客户营销活动方案优秀3篇09-21

56 51687